爸爸妈妈为了让宝宝有个好肠胃,可谓操碎了心。夏天肠胃问题高发,很多爸妈更是忧心忡忡,也孜孜不倦地追求舌尖上的「养胃秘方」。今天我们就来发掘一下,在宝宝饮食方面,「养胃」该注意的事儿。
辅食添加,考虑宝宝的消化能力
小婴儿的胃肠道没有发育完全,辅食容易对孩子的肠粘膜造成刺激,引起肠炎或者腹泻。在选择辅食时,妈妈要多留个心眼,考虑到某些食物可能有潜在的过敏风险。首次添加辅食,最好由半流质的米类食物开始,如米汤、米糊等,宝宝肠胃稚嫩更容易消化吸收,随着孩子月龄的增加,再过渡到其他食物。
初次尝试给孩子吃辅食,要选择成分单纯的。避开容易过敏的添加物质,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第一种辅食最好选择高铁宝宝米粉。
循序渐进,每次只给宝宝添加一种食物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最好每次只给孩子添加一种食物。
如果同时添加好几种食物,万一宝宝对其中某种食物蛋白不耐受,出现便秘、腹泻等问题,就没有办法判断是哪种食物引起的了。
每次添加一种新的食物,从少量,一汤勺左右的量开始给宝宝吃,观察至少 3 天以上。如果孩子出现呕吐增加,哭闹剧烈,大便呈稀水样,便秘等情况,需要立即停止这种新的食物,更换为原来吃过的食物。症状消失后,再尝试其他的食物。
少油低脂的食物,不适合宝宝
对于成年人,少油低脂是个健康选择。但宝宝对脂肪的需求远高于成人,脂肪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便秘、胀气等不适,而且会造成孩子的发育落后,所以给宝宝补充脂肪也很有必要。
脂肪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对于孩子来说有益的脂肪酸是指不饱和脂肪酸,比如亚麻酸、亚油酸等。给宝宝准备辅食时,选含有这些脂肪酸的油,比如葵花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更为合适。
此外,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添加辅食之后,每日需要的脂肪可以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得,包括肉类、蛋类,这些食物营养结构较好,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