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7~24月龄的宝宝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喂养不仅关系到宝宝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
7~12月龄宝宝所需能量约1/3~1/2来自辅食,13~24月龄宝宝约1/2~2/3的能量来自辅食,而宝宝的第一口辅食的最佳选择是婴幼儿营养米粉,应在宝宝健康且情绪良好时开始,遵照辅食添加原则,有序进行,让宝宝适应新的食物并逐渐增加进食量。
刚开始添加辅食时,亲亲们可能会比较随意,想起了就给宝宝喂一点,忽略细节,因而宝宝也有可能兴趣不大;没有计划性,添加过程不科学,宝宝也有可能吃不饱而哭闹。
如何科学有序的喂养宝宝呢?
一、辅食添加初期每天两次
开始添加辅食时,可以在一天之内喂食两次,每次只喂一种口味的营养米粉,连喂3天。如果宝宝接受良好,继续进食一周后,可以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逐渐增加每次辅食的添加量。
二、先喂米粉,再喂奶,一次喂饱
米粉等辅食添加的目的就是随着宝宝长大逐渐替代一定的母乳或配方奶,辅食添加初期,宝宝吃的少,需要紧接着喂奶,才能一次吃饱。不能让宝宝养成少食多餐的习惯,因为那样会影响宝宝进食的兴趣,还会影响消化的效果。
三、让宝宝感受“饥”和“饱”
之所以要先喂米粉,再喂奶,一次喂饱,是因为要持续保持宝宝“饥”和“饱”的感觉。如果宝宝刚喂奶没多久再喂辅食,此时宝宝还未饥饿,会对进食米粉兴趣不大;即便进食也未必吃饱;下次吃奶时又还未饥饿,久而会造成宝宝对奶的兴趣也降低。周而复始,宝宝失去了“饥”和“饱”的感觉。
宝宝肠胃比较脆弱,饥饿感觉缺失,会导致宝宝进食兴趣的降低,受此影响,胃肠功能也会下降。如果宝宝肠胃不太好,肚子不舒服,睡觉也会不安稳。
有规律,循序渐进的辅食喂养,让宝宝感受饱腹的体验,不仅可满足宝宝心理需求,还会促进宝宝肠胃功能发育;宝宝肠胃功能好,肚子舒服,自然能睡的更香甜。